哈尔滨:在冰雪文化里拔节生长
来源: | 作者:新华社 | 发布时间: 2024-01-05 | 240 次浏览 | 分享到:

1月5日,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如约而至,“冰城”人迎来独有的公休日。作为我国最北省会城市,以高寒为气候特质的哈尔滨,一度成为当下社交媒体上最热的文化符号之一。

  谈及冰雪,这里的人们常透着亲切和喜悦、带着浪漫与骄傲。冰雪对于哈尔滨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要说“冰城”的冰,就要从采冰说起。

  每年12月上旬,随着蜿蜒流淌的松花江按下休止符,声势浩大的采冰节拉开大幕。裁冰、运冰、砌冰、雕冰……晶莹的“冰豆腐”在能工巧匠手中华美变身,为一年一度的冰雪胜景增添注脚。

  时间回溯到1985年,哈尔滨举办了首个以冰雪活动为主题的国际性节庆活动,并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成为与日本札幌冰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齐名的四大冬令盛典之一。

  晴朗冬日,万物静美。漫步在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央大街,吃一根马迭尔冰棍,尝一顿美味俄餐,再到白雪点缀的索菲亚大教堂前,喂喂白鸽,解锁“冰雪公主”的快乐……一到冰雪季,“冰城”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日落时分,大地渐渐被夜色笼罩,属于这里的喧嚣和欢乐才刚刚开始。冰雪大世界是哈尔滨的冬季地标,今年这座冰雪乐园占地81万平方米,25万立方米的冰和雪幻化成上百个精美景观。

  白天晶莹如玉,夜晚斑斓如画,在冰雪建筑前,游客纷纷拍照留念;大雪花摩天轮优雅旋转,给夜空增添静谧气息;521米超长大滑梯流光溢彩,来自人群的呼喊、尖叫、欢笑融在一起,一浪高过一浪……

  如今,距1963年哈尔滨举办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已经过去60余年。从放蜡烛的“冰灯笼”,到日光灯管和LED灯带,再到智能程序控制灯效……冰灯技术的发展沿革,见证着冰雪文化的深厚底蕴,也给游客带来“变极寒为极美,化冰雪为神奇”的震撼。

  如果说,冰是哈尔滨的容颜,那么雪便是她华美的衣裳。

  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太阳岛上一片洁白,第36届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张开怀抱。百米长的主塑《雪绒花》由80余名雪雕匠人历时10余天雕刻完成,美丽的少女头戴皇冠,飘逸的长发寓意生机,传递着幸福快乐、生活美好的祝愿。

  不畏严寒、拥抱挑战——冰天雪地锻造了人们的品格,也点燃着对生活的热爱。

  在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滑雪爱好者从半山腰“唰”地滑下,身后扬起阵阵雪沫。他们当中,有还没上小学的5岁萌娃,有年逾古稀的忠实“发烧友”,也有勇于尝试的小青年。

  街头巷尾、广场商圈,大大小小的冰雪景观别出心裁;城市绿地、街心公园,年轻的父母拖着雪圈,孩子们从雪坡上一遍遍滑下;宽阔的江面不仅是撒欢儿的去处,也被冬泳爱好者所青睐;极地公园的“逃学企鹅”挥舞双臂,带着游客探秘……

  “年年岁岁冰相似,一雕一刻景不同。”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洪新说,作为中国冰雪旅游的肇兴地之一,哈尔滨近年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指引,倾力打造“冰雪文化之都”,构建全域冰雪产业新格局。

  冻梨切块变成刺身,人造月亮闪耀夜空,交响乐团搬进商场……连日来,各大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众多哈尔滨“宠爱”南方游客的热门内容,带动冰雪旅游市场呈现井喷需求新景象。“尔滨,我来了”“想去哈尔滨的心情达到了顶峰”,不仅成了“热梗”,也是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和行动。

  同程旅行一份报告显示,元旦假期期间,冰雪游热度大幅上涨,哈尔滨旅游热度同比上涨240%。根据大数据测算,全市游客量超过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亿元,均达到历史峰值。

  “冰雪是哈尔滨‘交朋友’的一张名片,怎样把关注度变成实实在在的吸引力,是仍需思考的课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哈尔滨的“火出圈”关键在于传递了一个品质、温情和善意的旅游形象,未来要把握机遇,进一步加大旅游项目投资,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让旅游场景变得更有新意、更有温度。

  伫立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哈尔滨在冰里拔节,在雪里生长。踏着奋进的鼓点,这座“冰雪王国”熠熠生辉,希望这里的“冰雪传奇”永不落幕。

【责任编辑:常

 


  • .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更多
  • .

大型功夫舞台剧《武林时空》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汉雅星空IPTV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项目
电影中国网
“亚马逊中国书店”项目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发稿平台
50部国产原创漫画版权出口计划
人文社科国际学术平台建设

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更多


版权所有:

中国国际文化产业投资贸易大会组委会

中华文化贸易促进会

北京国际文化贸易促进会

CP备案编号:京ICP备10209056号-3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东路8号2号楼1610室

电话:010-84685513/010-84685517

传真:84685527  

邮编:100102

Email:peking@ccpct.org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