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两稳,如何接续发力?|专家圆桌
来源: | 作者:文贸会 | 发布时间: 2024-06-04 | 449 次浏览 | 分享到:


刘 英


推动中国外贸相对强劲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中国制造业的恢复增长以及中国外贸企业的持续向好发展态势,这是中国外贸实现强劲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二是外需复苏带动出口增长。一方面,东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增长势头强劲,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需求拉升出口,增速占比也在持续提升。另一方面,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需求有所恢复,带动中国出口增长。三是中国出口产品、出口主体表现亮眼。从出口产品看,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产品出口增速加快;从出口主体看,一季度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同比增长8.8%,其中民营企业增长10.4%,占比达85.3%。


接下来,中国外贸发展形势有望持续向好。一方面,在中国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带动下,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加速,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发展与布局,带来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提升。另一方面,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当前欧央行步入降息周期,带动欧盟市场需求的回升,将为中国下半年出口带来利好。


在西方国家谋求对华“脱钩断链”、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已初步显现效果的背景下,中国要想稳住外资规模、提升引资质量,需要在哪些方面下一番功夫?


霍建国


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对标国际高水平开放规则,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以及无歧视待遇的原则办事,以中国的高水平开放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妥善处理与重要贸易伙伴的关系,特别要处理好中美关系,并保持中欧关系的稳定发展,在努力构建多元稳定的国际经贸关系的同时,巩固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成果。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打造国内良好的营商环境。外资的去留主要取决于中国的投资环境,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不仅有利于扩大利用外资,更有利于国内企业的竞争发展,要认识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最后,要坚定不移地确保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任何一家企业投资经营最看中的都是投资回报率,外资企业也不例外,其对华投资看重的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因此,只要中国经济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就可以为各行各业的投资带来丰厚的回报,就不担心外资企业会放弃这片充满机遇的投资热土。


吕 越


近年来,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新冠疫情全球性蔓延、地缘政治冲突持续不断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加速重构与调整,对中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稳住外资规模、提升引资质量,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制度型开放,着力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提振外商投资意愿和投资信心。一方面,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继续扩大市场准入。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重点推进服务业开放,合理缩减服务贸易领域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另一方面,进一步落实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避免出现“大门开了小门不开”等问题。保障外资企业能依法平等地参与政府采购、标准制定以及招投标等项目,同时完善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完善外商投资促进资金的保障机制,加大对外资标志性项目的支持力度。


二是有序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稳外资提供坚实保障。第一,实施“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策略,推进政府与市场在产业发展中有效协同,在市场机制失灵、市场调节受阻及产业链受到强烈外部冲击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有为政府职能,同时保证市场能在稳住外资规模、提升引资质量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第二,打破地理和行政边界对经济发展的限制,鼓励区域内大都市圈、城市群的建设。通过构建一体化的交通、信息和物流网络,增强区域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流动性。第三,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推动中国消费提质升级,充分释放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提升跨国公司对华依赖程度。


三是推动数字经济赋能产业链升级,打造稳外资、提升引资质量的新增长点。首先,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推动数字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等关键产业中的深度融合,以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产业的培育,增强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其次,加强国内外企业间在数字技术应用和创新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尤其是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之间的协同,有助于形成开放互利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资流入。最后,聚焦光刻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深海空天开发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重大前沿科技领域,推进国家大科学计划,探索组建国际性联合实验室,搭建全球性未来工业技术平台,增强对吸引外资来华和留住高质量外资的辐射效果。


  • .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更多
  • .

大型功夫舞台剧《武林时空》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汉雅星空IPTV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项目
电影中国网
“亚马逊中国书店”项目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发稿平台
50部国产原创漫画版权出口计划
人文社科国际学术平台建设

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更多


版权所有:

中国国际文化产业投资贸易大会组委会

中华文化贸易促进会

北京国际文化贸易促进会

CP备案编号:京ICP备10209056号-3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东路8号2号楼1610室

电话:010-84685513/010-84685517

传真:84685527  

邮编:100102

Email:peking@ccpct.org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