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余的票吗?”6月22日晚,国家大剧院小剧场门口,三三两两的人们在向观众打听。这一天演出的剧目是北京京剧院挖掘整理的李孟嘉主演的传统经典红生戏《水淹七军》,售票平台早已售罄,有些观众专程从外地赶来,只为看这一场戏。
戏台上,关公、周仓、庞德等角色演绎着三国经典故事,关公一生登峰造极的战役;台下,满坑满谷的观众聚精会神,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和掌声。散场后,许多观众还不愿散去,他们聚集在国家大剧院前厅,等待与卸妆后的演员合影留念。
“好久没看过这么好的戏了。”“现场的效果和氛围真的特别好。”“一班好角儿,一台好戏,现在很难看到这么震撼的作品了。”在社交平台上,不断有人实时发出感慨。“这是一出立意高且文武兼备的好戏,挖掘传统戏贵在挖掘这样正能量的戏。”“透过演员的眼神和气势,仿佛看到关羽的壮阔一生,这种气势带着沙场的血腥,带着百战百胜的斗志,带着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
我们现在的文化演出,到底应该在什么样的价值层面将文化属性与商业属性有机结合?“叫好又叫座”,如何才能持久?
全国政协委员刘侗在朋友圈发出这样一段文字:李派红生三代人的艺术梦想与舞台心血,淬炼成了一个鲜活生动的京剧舞台“关圣”,繁复的唱念做打抖落了满台的艺术与文化结晶,系列红生京剧剧目,终将关羽化作了中华民族一个光芒四射的文化符号。观看李孟嘉的红生(关公)戏,已超越看戏赏戏的娱乐与审美范畴,成为心灵游走在精神家园的过程与仪式。当一年级的小朋友与外国友人也出现在观众席上,为“关圣”击节叫好,尤为凸显了这样的戏剧演出的重要意义。
如何让艺术演出保有强大的生命力?笔者认为,首先,文艺演出在追求商业利益的时候,不应牺牲艺术的纯粹性和深度,商业活动应服务于艺术的传播和提升,而不是仅仅为了盈利;其次,在商业运作中注重可持续发展,确保文化演出的长期生命力,避免短期浅薄营销行为对文化价值的损害;再次,文化演出应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演出传递正面的价值观,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逐渐丰富,更多人在精神层面有所追求。比如冥想、禅道、研修重新回归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而传统文艺演出更当在此时担负起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责任,观看这样能够触及灵魂的艺术作品,可以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欣赏传统艺术、感受理解中华传统精神文化精髓成为人民整体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艺术将焕发更为强大的生命力,文化和商业也将达到双赢。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功夫舞台剧《武林时空》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汉雅星空IPTV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项目 电影中国网 “亚马逊中国书店”项目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发稿平台 50部国产原创漫画版权出口计划 人文社科国际学术平台建设
版权所有:
中国国际文化产业投资贸易大会组委会
中华文化贸易促进会
北京国际文化贸易促进会
CP备案编号:京ICP备10209056号-3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东路8号2号楼1610室
电话:010-84685513/010-84685517
传真:84685527
邮编:100102
Email:peking@ccpc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