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完善多模态语料库,推动思政、科学教育、基础学科等垂直领域专题大模型应用,并加速课程、教材、教学体系的智能化升级。当下,在政策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下,不少企业纷纷涉足“AI+教育”。在业内看来,“AI+教育”已进入技术红利释放期和生态重构窗口期,教育大模型也将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在诸多利好下,“AI+教育”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
4月14日,“智启未来·育见新机——AI赋能下的教育教学变革”首届川渝教育教学研讨会在西南大学附属中学荣昌实验学校举行。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勇主持会议,西南大学副校长邹芙都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推动了教育从“标准化”向“智慧化”的范式跃迁。
业内人士表示,在全球范围内,各类大模型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通用大模型在垂类应用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教育领域,诸如“孩子尬聊闲扯”“答案准确性存疑”等问题持续困扰着许多家长。概括起来,“AI+教育”需要突破功能性代差、教育适配断层和安全防线失守这三大困境。
猿辅导集团副总裁、智能硬件负责人王向东表示:“教育不是信息的无序狂欢,而是认知的精密手术。”在这个特殊的领域,对知识安全和精准导航的需求远高于信息自由和随机生成,“从‘AI+教育’到‘教育+AI’就变得很重要。”
4月15日,猿辅导集团在小猿AI暨智能硬件战略发布会上推出教育AI范式——“小猿AI”,并发布覆盖家校两端的“软件应用+智能终端+通识课程”三位一体解决方案,涵盖小猿AI App、小猿AI学习机及飞象星球人工智能通识课,系统性回应大模型时代教育AI的发展命题。
根据多鲸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教育智能硬件行业发展趋势报告》,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于2024年成功突破千亿元,2020—2027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7.2%,显示出该领域的巨大潜力。另据艾媒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智能平板学习机市场规模达270.72亿元,同比增长48.27%,预计2027年中国智能平板学习机市场规模将超50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纵深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正从技术驱动的表层变革迈向重构教育生态的深水区。此次《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数字化进入系统性布局的新阶段,而企业端如猿辅导推出的“三位一体”解决方案,则展现了技术回归教育本质的创新探索。未来教育AI的发展,需在政策指引下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既要通过算法优化与数据治理提升服务精准度,又应建立符合教育规律的技术伦理框架。只有当技术红利与人文关怀形成共振,“AI+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从效率工具到育人伙伴的跨越,为个性化学习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可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