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以“智启新程、产融共赢”为主题,文贸会产业促进中心成立仪式暨企业发展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活动汇聚政商学界代表、国际嘉宾及企业领袖,围绕产业融合、数字化转型、国际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凝聚共识,擘画发展蓝图
活动在庄重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序幕。原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何丕洁率先致辞。他强调,产融结合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路径,需以政策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构建开放包容的产业生态。他呼吁各界“以全局视野谋划未来,以务实行动促进共赢”。
国务院台办原局长、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原部长杨流昌从区域协同角度指出,深化两岸及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是提升产业链韧性的关键。他特别提到:“在全球化新格局下,文贸会应发挥桥梁作用,推动文化、贸易与技术深度融合。”
原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局长、文贸会首席顾问刘作章则聚焦产业发展实践,提出“以精准招商带动产业集聚,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行业”的发展思路。他表示,文贸会产业促进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
三位领导的致辞高屋建瓴,为活动奠定了“开放、创新、协同”的主基调。
多维洞察,探索前沿机遇
作为活动的核心环节,六场主题演讲从政策解读、国际视野到技术革新层层递进,呈现了一场思想盛宴。
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融合
健康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贸会荣誉会长高星以《完整准确观察新发展理念,构建生态、健康、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题,提出“三生融合”理念。他指出,生态保护、健康产业与文化传承的协同发展,是破解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呼吁企业“在绿色转型中寻找增长点”。
两会精神赋能产业升级
中央党校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李清泉深入解读两会精神,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的顶层设计。他结合案例指出:“企业需紧跟政策导向,将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方能实现突围。”
地方政策释放产业红利
北京市发改委产业处刘登阁详细解析北京市产业政策,重点介绍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等领域的扶持措施。他表示,北京将打造“一核两翼”产业布局,通过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政策,吸引高端要素集聚。
国际合作拓展市场空间
格鲁吉亚高级参赞缇娜婷以《格鲁吉亚的机遇》为题,推介该国区位优势与投资政策。她提到:“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格鲁吉亚在物流、能源等领域潜力巨大,期待与中国企业共建跨境合作生态。”
AI技术开辟出海新赛道
昆仑巢联合创始人鲍岳桥聚焦AI产业,直言“技术内卷倒逼企业出海”。他结合实战经验提出“三步走”策略:差异化技术突破、本土化场景适配、全球化资源整合,并强调“AI+行业”的垂直应用将是未来竞争主战场。
产业互联网驱动数字化转型
慧贸天下科技创始人杨泽涛压轴登场,阐述信贸链如何赋能产业互联网。他介绍,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供应链透明化、金融数据可信化,可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产业互联网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结语:共赴新程,共赢未来
活动在热烈的交流中圆满落幕。与会者纷纷表示,此次会议不仅搭建了跨界对话的平台,更提供了可落地的策略参考。文贸会产业促进中心作为新引擎,将持续推动产融资源对接,助力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未来,中心将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与项目路演,构建“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