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两稳,如何接续发力?|专家圆桌
来源: | 作者:文贸会 | 发布时间: 2024-06-04 | 447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也面临着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等风险与挑战。各部门须直面发展难题、精准对症出招,为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一目标而接续奋斗。从商务领域来看,当前中国在促消费、稳外贸、稳外资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面临着怎样的掣肘,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接下来应在哪些方面提前谋划好相关工作?国际商报特邀业内专家学者,聚焦“一促两稳”热点难点议题建言献策。


图片

专家圆桌

霍建国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

叶 旻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消费市场

行业主管合伙人

吕 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

刘 英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排名不分先后)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万亿元,同比增长4.1%。您认为当前的消费市场总体表现如何?接下来,消费最有可能呈现怎样的走势?您作出上述预判的原因是什么?


霍建国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各项指标总体处于稳步弱势回升状态,但回升的势头不够强劲,1—4月社零额同比增长4.1%,增速略显疲弱。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现阶段消费达到5%以上的增速才能较好发挥出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如增速能达到6%以上,将对经济产生较强的拉动作用。


当前,制约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受上游原材料涨价和输入型通胀的影响,大部分企业的效益仍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各行业的工资奖金受到一定的约束,职工收益增长缓慢。二是高端服务业开放不到位,新增外资表现不佳,影响了国内高端服务业就业的扩大,不利于高消费和奢侈品消费增长。三是民营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仍面临较多困难,发展动能不足,导致民间整体消费不够活跃。


接下来,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及刺激消费政策的持续发力,经济将进一步呈现活跃态势,消费也会随之恢复增长,全年有望达到5%以上的增长水平。


叶 旻


近年来,国家多部门和各地政府出台了多项有利于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和创新消费场景的利好政策。比如,在促消费政策方面,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了20项举措,涵盖住房、用车、装修、家居、旅游、餐饮等生活中“几乎所有场景”的消费;在财政政策方面,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了经营主体负担;在货币政策方面,持续下调利率释放了长期流动性;在开展促消费活动方面,商务部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将2024年定为“消费促进年”,以“政策+活动”双轮驱动的方式推动消费持续扩大。这些“组合拳”对稳定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和企业预期、促进消费平稳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中国消费市场逐步恢复,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仍显不足,消费市场投融资活跃度有所下降。无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还是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扩内需、促消费”均为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其中“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更是被反复提及。伴随着新消费理念逐渐兴起,中国消费者日益看重产品的定制化、环保性等非价格属性,愿意为提升文化、审美、情感等更高维度的“价值感”需求买单,“国潮”“颜值”“悦己”等消费趋势不断涌现。从消费内容来看,服务型体验类消费将加速增长,旅游、文娱、户外等消费业态呈现澎湃活力。此外,新型消费也体现在消费形式上,表现为利用新兴科技打造全消费流程一体化、无缝衔接的消费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消费品牌在经历了依托外贸机遇而迅速增长的“制造出海”、依托跨境电商平台的贸易型“卖家出海”等阶段后,背靠着全球领先的中国供应链能力,品牌出海开始“生态化集结”,形成了制造工厂、跨境电商品牌商家、跨境电商平台、仓储物流等全生态体系出海的新局面。部分企业在产品出海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文化和中华优秀文化的出海,推动了各国文化交融互鉴,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根据最新数据,今年前4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4月当月进出口3.64万亿元,同比增长8%。除了全球需求有所恢复、基数原因外,还有哪些因素推动中国外贸实现了相对强劲的增长?您认为中国外贸接下来走势如何?


霍建国


今年1—4月中国进出口实现了5.7%的同比增长,且继续保持顺差,对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认为,三方面因素推动了外贸增长:首先,民营外贸企业开拓市场的积极性较高,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充分彰显了民营企业的韧性。其次,尽管不同国家仍有各自的问题待解,但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进入了弱复苏阶段,从而拉动了需求的扩大,订单有所增长,带动中国出口稳步回升。最后,中国制造业综合优势明显,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断提升,在外部存在多种贸易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放缓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实现了出口的稳定增长。


总体来看,下半年中国出口面临的压力会增加,叠加去年下半年增长基数较高因素的影响,中国外贸要想实现全年质升量稳的目标仍需付出努力。相关部门要继续为外贸企业排忧解难,全面落实各项稳外贸政策。相信经过各方努力,中国外贸全年实现一定规模的正增长是有把握的。

  • .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更多
  • .

大型功夫舞台剧《武林时空》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汉雅星空IPTV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项目
电影中国网
“亚马逊中国书店”项目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发稿平台
50部国产原创漫画版权出口计划
人文社科国际学术平台建设

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更多


版权所有:

中国国际文化产业投资贸易大会组委会

中华文化贸易促进会

北京国际文化贸易促进会

CP备案编号:京ICP备10209056号-3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东路8号2号楼1610室

电话:010-84685513/010-84685517

传真:84685527  

邮编:100102

Email:peking@ccpct.org

微信公众号